據衛健委統計,中國有超過 2 億人腰椎間盤出了問題。其中,20~40 歲的年輕人占到了 60% 以上,年紀輕輕的怎么就腰椎間盤突出了呢?
腰椎間盤突出,主要就是因為纖維環破裂,導致里面的髓核或纖維環突出來壓迫神經,引起的一系列的臨床癥狀。
它主要表現為腰痛,還有下肢的放散痛,嚴重的話會有大小便的障礙。
如不及時治療還會影響到行動能力。
但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也容易與其他腰椎病混淆,因此出現了類似癥狀時應該根據實際癥狀做好鑒別。那么,具體來說,椎間盤突出的癥狀有哪些呢?
椎間盤突出的癥狀
1、腰痛
大多數得了椎間盤突出的患者,腰痛往往是最早出現的癥狀,大概95%的病人都有腰痛癥狀。
這主要是因為腰椎部位的纖維環外層組織及后縱韌帶等受到了髓核刺激經竇椎神經引起的,也就是說,這其實是一種感應痛,有些患者可同時伴隨著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臨床中總結認為,有少部分患者發生了腰部2-3或者腰部3-4高位腰椎間盤突出,會同時引起股神經痛,而大部分患者都屬于腰4-5、腰5-骶1間隙突出。
因此,在平時會出現坐骨神經痛,主要癥狀表現為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外側一直到雙腳等部位出現放射痛,如咳嗽、打噴嚏時腹壓增高會導致疼痛癥狀加重。
一般來說,患者都是肢體一側出現放射性疼痛,只有極少數患者屬于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因此會出現雙下肢放射性疼痛。
之所以會出現坐骨神經痛,主要是因為髓核壓迫或牽引神他經根、神經根受到病變的椎間盤的分泌物刺激發生了炎癥、神經根受到壓迫后缺血等因素引起的。
3、馬尾神經癥狀
馬尾神經同樣也是一個容易被牽連的部位,如果椎間盤向正后方突出或者是脫垂、游離椎間盤組織對馬尾神經造成壓迫,患者平時會出現的癥狀是大、小便障礙。
并且,患者還會出現會陰和肛周等部位感覺異常,極少數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大小便失禁、下肢不完全性癱瘓。
4、間歇性跛行
剛開始行走時癥狀不明顯,持續行走一段路程后會出現腰酸腿痛、下肢麻木、無力行走甚至跛行,休息后可以緩解或消失,繼續行走又會反復出現上面所述的癥狀。
這些習慣很傷腰
腰部也是對著人體的直立行走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腰部的健康更會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影響日常生活,所以要保護好自己的腰椎,避免受傷。當腰椎出現疼痛時不宜隨意按摩推拿,避免加重腰椎病情。
不同姿勢腰部受力表(單位:千克)
1
坐姿不端,久坐久站
●久坐久站以及長期的不良坐姿都會使得腰部得不到有效的放松,尤其是現在很多人喜歡窩在沙發上“葛優躺”、低頭玩手機……這些姿勢容易引起腰部肌肉勞損,久而久之很容易引發腰椎間盤突出。
2
彎腰用力
●彎腰用力是很多人生活中的常見行為,比如:彎腰抬重物、彎腰拖地等等,很多人覺得沒什么,但其實這個姿勢很傷腰!
3
單手拎重物或背單肩包
●單手拎重物或背單肩包時,力量集中在一側,重量分配不均會讓脊柱兩側受力不均,肌肉的緊張度也不同,容易損傷椎間盤。
4
缺少運動
●由于學習工作壓力大,平時缺少運動,使得腰椎間盤及周圍韌帶得不到有效刺激,過早地發生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