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頸椎病的患病人數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很多年輕人開始面臨頸椎病困擾。
研究表明,頸椎病的發病和頸椎外傷、勞損、不良習慣等等因素所致,但你知道嗎?睡眠不好也會導致頸椎病的,尤其是落枕后不注意養護,頸椎病將很容易發生,下面就來看看,為什么說落枕是頸椎病病因之一呢?
落枕通常是由于睡眠時頸部姿勢欠妥,枕頭高度不當,致使頸部一側肌肉、關節和韌帶長時間地受到過度牽拉,造成急性軟組織損傷,或睡眠中未注意保暖,使頸部一側的肌肉受風著涼,寒冷刺激引起局部肌肉痙攣性疼痛。
而無論是頸部急性軟組織損傷,還是寒冷刺激引起的疼痛,這些都是頸椎病的發病原因之一,因此,我們說一些頸椎病的發生和落枕有關,尤其是反復落枕,就會演變成慢性頸椎病。
一般來說,落枕是可以自愈的,如果貼膏藥或輕輕按摩會好得更快,大概一兩天疼痛就會有明顯緩解,如果落枕后3天以上還沒有明顯好轉,那就需要引起重視,這可能是頸椎病的前兆,一定要警惕頸椎病的發病。
久坐、習慣性低頭看手機、長期伏案工作的人,頸部肌肉長期受力不平衡,在一個過度拉伸的位置上長期疲勞工作,久而久之,肌纖維容易發生痙攣,逐漸失去彈性。
再加上睡姿不當,脖子就會整晚保持在發力狀態,讓痙攣、僵硬的肌肉崩潰,造成頸肩部酸痛、血液循環變差,導致肌纖維損傷。
實際上,落枕不只會發生在睡眠時,使頸部肌肉勞累或者突發性損傷的情況、患有頸椎病或頸椎關節錯亂或頸部肌肉慢性勞損,均可反復引起落枕。
頸椎病常見的有六大類型:頸型、神經根型、交感神經型、椎動脈型、脊髓型和混合型。
其中,頸型頸椎病比較容易與落枕混淆。
很多時候落枕是頸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之一,反復多次落枕很可能是頸椎病的先兆。
換一種說法,落枕是頸部的急性損傷,落枕也可以算是頸型頸椎病的急性發作;而頸型頸椎病是頸部的慢性勞損。落枕偶爾一次沒有關系,反復、經常落枕需引起重視。
臨床上,常見到因處理不當導致落枕癥狀加重,或反復出現的情況。學會正確緩解,才能有效減輕落枕的痛苦。
1、熱敷:情況不嚴重的落枕,可自行在家處理,用熱毛巾熱敷痛處,以緩解局部肌肉的痙攣,改善組織血液循環。
2、后舉手臂:把疼痛一側手臂點點抬起,保持20秒,注意放松;把疼痛一側手臂轉到身后,手靠在后背上,向后牽拉部, 同時掌心向下輕按,持續20秒,做2~3遍;疼痛一側手臂抬起90°與肩齊平,肘部彎曲120°,輕輕向后牽拉約20秒做2遍。
溫馨提示:落枕后不要盲目按摩、推拿,以免因手法不科學引起更大損傷。建議多躺下休息,少活動頸部, 情況較嚴重可到正規醫院進行手法復位,以放松緊張的肌肉。落枕主要的病因是肌肉扭傷。一般來說,落枕一兩天疼痛會有明顯緩解。如果3天以上還沒有好轉,可能是頸椎病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