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伯今年五十多歲,平時身體不錯,喜歡鍛煉,沒有什么慢性病,平時也不吃什么藥,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還挺滿意。只是因為年輕時工作比較辛苦,偶爾腰腿肩膀有點酸痛,老王伯也并不在意。可最近半年,老王伯有點心煩,半年前,老王伯不小心摔了一跤,左邊肩膀著地,到醫院拍了個片子,骨頭沒事,也算萬幸。回家休養一段時間,左肩總是不舒服,酸酸脹脹,也不是很痛,開始老王伯也沒在意,后來漸漸晚上睡覺也不舒服,左手梳梳頭或者拿高處的東西也有點痛。到醫院復查,拍普通的X光片沒事,醫生建議拍增強磁共振,因為比較貴還要排隊,老王伯不太愿意就回家了。聽公園里的老朋友說這是肩周炎,要鍛煉,鍛煉老王伯是愿意的,于是老王伯吊樹,爬墻,每天練得熱火朝天。練了一段時間,老王伯覺得左肩越來越痛,左胳膊一抬高就痛,晚上睡覺也痛。到醫院再拍磁共振,說是什么肩袖損傷,肩峰撞擊癥啥的,有可能還需要做手術治療,老王越聽越糊涂,不是肩周炎嘛,怎么這么復雜?
其實我們常說肩周炎是個通俗的大概說法,肩周炎又叫肩關節周圍炎,大家一看名字就明白,肩關節這一圈很多的組成部分,包括各種肌肉,肌腱,滑囊及關節,出了問題,簡單說都可以叫肩周炎,肩周炎以肩部酸痛,活動受有限,僵直為主要特點。好發于40-50歲左右中老年人群。大家都知道肩周炎需要鍛煉,但因為肩周炎里面其實包括了很多疾病,并不是光爬墻或者吊樹就能全部解決。像本文前面說的老王伯,他其實是外傷后繼發的肩袖損傷,這種疾病就如果不顧疼痛反復的做爬墻這類的上舉動作,只會加重病情。那應該怎么鍛煉呢?科學的鍛煉應該是由專業的醫生在明確了診斷后,根據每個病人的不同情況制定的個體化的鍛煉方案。當然,在暫時不能完全診斷清楚,或者暫時沒條件進行醫療的情況下,有一些基礎的,比爬墻更為安全的動作,還是可以推薦給大家。例如:肩關節的鐘擺練習,就是一個更安全的動作。如圖,可以彎腰站立,健側手扶著桌子,患側手下垂,做前后左右及劃圈的動作,用腰背發力,帶動患側手擺動,就像老式鐘表的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