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又稱膏滋、煎膏,是由藥材經水煎煮后去渣濃縮,再加糖類(如冰糖、蜂蜜、怡糖、代糖等)、膠類(如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等)及黃酒等制成。膏方調補以補虛糾偏,平衡陰陽,調和氣血,協調臟腑功能為主要目的,所以多用于虛證,疾病緩解期或穩定期,亞健康人群、更年期綜合征、老年臟器功能衰退者等。膏方用藥一般較為溫和平緩,適合長期服用,而且比普通的中藥口感好、便于攜帶和服用等特點。
一、膏方的服用時間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進補的最好季節,一般在冬至前后至立春前服用。
但也并非冬季才能服用膏方。處在慢性損耗性疾病過程中,大病或手術后康復期等身體虛弱的時候,也可以根據病情辨證論治,采用膏方進行實時調補。
由于膏方多用補益的藥物,且制作需加入糖和膠,較為滋膩,因此通常適宜空腹服用,以利于藥物吸收,也避免影響消化。一般建議每日清晨空腹服用,或早晚空腹各服一次。若是用于胃腸道疾病或空腹服用易引起腹部不適或食欲下降者,可在飯后1小時左右服用。補心脾、安心神、鎮靜安眠的膏方則可在睡前服用。
二、膏方服用方法及用量
1. 服用方法:主要有沖服、調服和含化三種。
沖服:取藥膏放在杯中,用白開水沖入,攪拌均勻使之溶化后服下,這是最常用的服用方法。
調服:如膏方膠質稠粘難化,可以將取出的藥膏放入碗或杯中,加適量水(或根據病情需要加適量黃酒),隔水燉熱,調勻后服下。
含化:即將藥膏含在口中讓其溶化,慢慢下咽。對于慢性咽炎等疾病尤為適合。
2. 服用劑量:服膏方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每日早晨服一湯匙(約20ml),如需要,一周后可增至早晚各服一湯匙。具體可根據膏方性質、病情輕重等調整。
三、膏方的保存
膏方啟用后要妥善保管,因含有糖分和動物蛋白,容易滋生細菌變質,需要在陰涼干燥的環境保存。因此每次取膏后要及時放入冰箱冷藏(2-8℃)保存,已開啟的膏方要及時服用。
四、服用膏方的注意事項
1、服用膏方期間應盡量避免生冷、油膩、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較強刺激性的食物,不宜飲濃茶。
2、膏方也需要辨證論治,應遵醫囑服用適合自己的膏方,不要盲從。如遇感冒發熱、傷食腹瀉等,應暫時停服用膏方,待急性疾病治愈后再恢復服用。
3、膏方常常含中藥藥味較多,因此需注意配伍禁忌,如服含有人參的膏方時,應避免使用萊菔子,以免降低藥效。如確需服用其他藥物,請咨詢醫生或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