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少年期就加強運動、保證足夠的鈣質攝入,同時防止和積極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營養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種性腺功能障礙性疾病和生長發育性疾病;避免長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可以盡量獲得理想的峰值骨量,減少今后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
成人期補充鈣劑是預防骨質疏松的基本措施,不能單獨作為骨質疏松治療藥物,僅作為基本的輔助藥物。成年后的預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盡量延緩骨量丟失的速率和程度,對絕經后婦女來說,公認的措施是及早補充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合劑。二是預防骨質疏松患者發生骨折,避免骨折的危險因素可明顯降低骨折發生率。
防治骨質疏松需要從小開始,合理膳食是預防骨質疏松的有效措施:攝入充足的蛋白質、鈣和維生素D等營養物質,調整膳食結構和各種營養素的攝入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和減緩骨質疏松的發生。
蛋白質適中
一般推薦健康成年人每日攝入1.0克蛋白質/千克體重比較合適,個別老年人可達每日1.2-1.5克/千克體重。當然,蛋白質攝入過多也會引起鈣丟失增加,所以蛋白質攝入要充足但不可過多。
充足的鈣質
成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800毫克(元素鈣量),絕經后婦女和老年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1000毫克。含鈣高的食物如奶制品、魚類、蝦蟹、豆類、堅果類等。在飲食中鈣攝入不足的情況下,適時適量補充鈣制劑也是改善機體內鈣營養狀態的一種有效措施。
豐富維生素
骨的生長與代謝受多種維生素的影響,其中與維生素D的關系最為密切。維生素D的成年人推薦量為400單位(10微克/天),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攝入和吸收障礙常有維生素D缺乏,故推薦量為400-800IU(10-20微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