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癥狀和體征。
頸椎病可分為: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現代年輕人越來越容易患上頸椎病,其主要原因就是包括學生黨、上班族在內的人群,習慣在午休時趴在桌子上睡午覺。
但長期趴在桌上睡覺非常傷頸椎,這種姿勢使頸部前傾與頸椎正常的生理彎曲相反,時間長了易導致頸椎變形,頸部肌肉疲勞,引發頸椎病。趴著睡覺還影響呼吸、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使人醒后出現頭昏、眼花、耳鳴、肢體麻木等癥狀。